专题:专题丨重磅打虎!易会满落马:掌舵5年内1700家IPO,3000点20次失守
来源:老徐视界观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易会满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被称为“IPO之王”的前证监会主席,在短短五年任期内(2019年1月-2024年2月)创下了A股历史上IPO发行的最高纪录——1908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高达2.22万亿元,日均一家公司登陆A股,募资金额占32年来A股IPO总量的41.59%。
历任证监会主席发行数据一览表
这一惊人数据使其成为资本市场名副其实的“IPO之王”。然而,在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是A股反复上演的“3000点保卫战”、退市机制与IPO规模严重失衡、以及重要股东累计净减持2.27万亿元的市场压力。
易会满的IPO神话
数据背后的资本盛宴
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五年多时间里,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扩容。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登陆A股,日均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
从历史对比来看,从首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到易会满,九任主席共计发行了5386只新股,募资总额5.34万亿元。易会满任内发行新股数量占比达到惊人的35.43%,募资金额占比更是高达41.59%,真正实现了“前无古人”的IPO壮举。
易会满任内IPO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2019年7月,易会满履新不足半年,科创板正式开板并实行注册制;2020年8月24日,注册制范围扩大至创业板;2023年2月17日,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
这一系列改革大幅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简化了发行程序,提高了审核效率,使得新股发行数量和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注册制改革被视为易会满任内最重要的政策遗产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行生态。
在IPO大扩容的同时,易会满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的重大调整。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相继设立和改革,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特别是科创板的推出,开辟了支持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的专门通道,促进了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这些结构性变革使得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从地域分布看,广东省在易会满任期内成为IPO最大赢家,其IPO数量占比最高。从行业特征看,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上市主力军,反映了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倾斜支持。
易会满任期内IPO企业地域分布
然而,高速扩容也带来了“炒新”问题,新上市公司筹码分布失衡,成为“首日拉高出货主要动力源、股灾做空重要推手”。这一现象暴露了注册制改革配套措施尚不完善的短板。
失衡的代价
高速IPO下的市场隐忧
退市机制的严重滞后。与惊人的IPO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会满任期内退市上市公司数量仅有151家(含B股),不足IPO数量的1/10。
虽然这一数据已经比前八位证监会主席任期内累计退市115家的节奏要快,但与IPO的规模相比仍然严重失衡。退市制度执行不力,使得资本市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难以形成,大量“空壳公司”、“僵尸企业”滞留市场,降低了整体上市公司质量。
易会满任期内另一个广受诟病的问题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大规模减持。据统计,其任期内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累计减持达2.47万亿元,累计增持仅2074.04亿元,累计净减持约2.27万亿元,对市场资金面形成了巨大的抽水效应,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在易会满任期内,上证指数3000点似乎成了A股难以跨越的“魔咒”。Wind数据显示,2019年1月26日至2024年2月6日期间,A股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关口共发生33次典型“保卫战”。易会满接任时沪指为2597.78点,卸任时为2788.55点,五年仅上涨约190点。
在机构与大股东通过IPO和减持获取巨额收益的同时,广大散户投资者普遍亏损累累。特别是2024年前后,中小盘股出现断崖式下跌,微盘股整体向下调整50%。易会满推行的注册制改革虽然号称“彻底打败股市炒小炒差的不败神话”,但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成效有限。炒新、炒小、炒差等投机行为被抑制的同时,普通投资者在反复震荡的市场中屡遭损失。这种机构与散户的收益分化,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不公平感。
当然,易会满任期内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有很大关系。比如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沪指多次跌破3000点;2020年疫情初期市场大幅下挫;2022年又遭遇俄乌冲突等外部冲击。但不管怎么说,资本市场韧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与IPO规模的大幅扩张形成了太大的反差。
易会满落马
IPO狂潮的终结与反思
2025年9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审查调查。通报称调查内容包括其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亲属是否获取不当利益等。这一消息震惊市场,为这位“IPO之王”的职业生涯画上了戏剧性的句号。从浙江苍南走出的中专生,到执掌“宇宙行”的银行家,再到位居正部级的监管者,易会满39年的“逆袭神话”最终以落马告终。
易会满既是注册制改革的开创者,也是IPO大跃进的推动者;既扩大了直接融资规模,也造成了市场失衡;既打破了原有利益格局,也可能形成了新的问题。他的落马警示后来者:资本市场的改革不能只重规模不重质量,只讲融资不讲投资,只顾眼前不虑长远。健康的市场生态需要供需平衡、进出有序、公平高效,这将是未来监管者的重要课题。
注册制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如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防止发行审核权的高度集中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如何构建更加透明、制衡的监管体系,防止“监管俘获”。这是都未来资本市场改革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实现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的平衡,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0年12月28日,证监会在京举办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了近7000字的讲话,其中提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直接关乎亿万家庭、数亿群众的切身利益,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各项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易会满的落马,最终让这场“敬畏投资者”的宣言沦为苍白的修辞。如今,当吴清接过这柄充满裂痕的监管之剑,市场期待的不仅是制度的修补,更是一场彻骨的重生——愿新一任掌舵者能以真金白银的改革勇气,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誓言镌刻在每一份监管文件、每一条执法记录、每一轮市场涨跌之中,让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人民财富的守护者,而非资本游戏的修罗场。
责任编辑:尉旖涵
炒股入门与技巧,正规炒股在线配资网,天天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是多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